教育学部知名学者系列讲座活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校评价改革》

发布者: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10-27 10:02:54

    2025年10月24日下午,教育学部知名学者系列讲座活动于汇德楼A412会议室举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别敦荣教授带来题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校评价改革》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教育学部主任靳玉乐主持,执行主任李均出席,相关师生参与讲座。

    讲座伊始,靳玉乐对别敦荣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别敦荣是我国高等教育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卓越。

    首先,别敦荣通过解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研究生教育规模等多组数据,指出高等教育规模在未来还将持续扩大,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育强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他指出,若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原理上看,中国在人才、科技上的优势十分显著,能够超越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但实际上却是,我国在高等教育规模上的红利未得到释放,在科技创新突破等领域的能力仍有待加强。这意味着,当前高等教育在质量提升上的意义比数量规模扩大上的意义更为重要。

    在教育评价方面,别敦荣深入剖析了当前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特点与问题。他指出,高等教育评价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的评价具有特殊性,其贯穿于高等教育内外部的方方面面。从内部看,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各部门、单位乃至个体都需要接受评价;从外部看,政府评价指标众多,社会评价也广泛存在。评价作为“指挥棒”,既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其消极影响。别敦荣进一步指出当前高校评价体系存在的几大问题。一是“唯数据化”,即以简单的数据评判高校的优劣;二是“指标化”,将丰富多元的教育行为简化为各种指标;三是评价标准割裂,导致对高校的整体认知被肢解,呈现片面化、碎片化倾向;四是评价结果被误用、滥用,过分追求功利性。

    针对上述问题,别敦荣提出了高校评价改革的两大方向。其一,推进高校综合评价改革,以大学内部管理改革为抓手,整合与优化过多过乱的评价指标,实现对高校功能全面的评估。其二,推动高校智慧评价改革,善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学科专业画像等精准评估,推动评价标准真正转向以“质量”为核心。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别敦荣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在总结环节上,李均表示,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概念和框架层面,别敦荣教授带领我们从“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两条主线,深入理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评价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需要厘清政府、高校与社会在多元评价中的关系。靳玉乐在总结中强调,我们既要认识到规模增长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更要明确质量提升是当前的优先议题,必须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在高校评价改革实践中,应构建差异化、分类别的评价体系,引导各类高校实现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张致远 审核: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