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9日,深圳大学举办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本次大会由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汇聚一堂。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文科资深教授靳玉乐主持开幕式,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出席大会并致辞。学校师生、研究生导师约80人参加了会议。
李清泉代表深圳大学感谢各位专家莅临指导教育学科建设工作。随后,他深入分析了中国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并向大会介绍了深圳大学在快速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及人才培养成果。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李均教授主持了专家报告环节。
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终身教授分享了关于学科发展的思考,尤其是当前知识增长模式的四大转变,这些转变对学科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袁振国认为,知识的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分科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二元分立走向结合,从个人兴趣驱动的研究转变为以目标为导向的有组织研究。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正在重塑教育研究的范式,为学科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袁教授强调,学科交叉和复合研究是当代教育学未来的重要方向,教育学的研究已从单一学科研究向多学科交叉研究转型,以应对复杂的教育需求。他指出,这种变化在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中尤为明显,学生们被鼓励在主修学科基础上兼修其他学科,以拓展视野、提高适应性和跨学科能力。
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并提出学校应推行合作式学习,适应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教育趋势。他认为,现代教育不仅要重视内容的现代化,更要提升教育方法的科学性,积极引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他特别指出,教师不应只是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情感交流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导者,需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杨锐教授对教育理论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了回顾,他认为中国的教育理论虽受西方影响,但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他认为,中国学者在教育研究中应带着历史意识去进行跨文化比较,以加深对中国文化背景和全球位置的理解,从而在教育理论上发出“中国声音”。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赵明仁主持了上午的学术研讨。
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教授深入讨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他指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更是教育生态、学生兴趣和学术驱动三者的结合体,当前的行政化、线性化思维在拔尖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较大局限。孟教授认为,为了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和提升高等教育的竞争力,需通过扩大“双一流”高校数量等措施,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更加公平分布。
西南大学陈时见教授提出了“学术型、应用型、创业型”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陈时见认为,教育学科建设应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跨学科合作和创新,而同时也要坚守学科传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
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指出,教育研究需要紧密结合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以及高水平的研究方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他强调高等教育的一级学科体系完善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制度创新优化学生培养方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强调了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和人才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未来教育模式可能会逐步工业化。他从科学精神和研究准则出发,强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教育研究需要保持批判反思能力,以保持学科的前沿性。
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站在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视角,回顾了广东省“教育强省”战略的提出及在当前环境中的必要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教育互联网化趋势为学科交叉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这也要求教育系统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融合。
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从实践性和本土化角度分享了对教育学的理解。他认为教育学科需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的本土化非常关键。刘旭东指出,人工智能虽然发展迅速,但情感因素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关注人性和情境化的问题,因此,教育理论在中国情境下要注重适应本地问题和需求。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曹晓明教授主持了下午第一场学术研讨。
杭州师范大学王鉴教授围绕博士生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展开发言。他阐述了博士生导师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王鉴分析了学术博士与专业博士之间在理论与应用上的差别,认为导师应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在各自领域内有效指导学生的研究和应用。
河北大学郭健教授分析了未来教育专业博士培养的相关数据,指出了合理配置师资的重要性。他认为,未来教育系统需灵活应对,通过政策调整、人才激励和区域调配等手段平衡供需,确保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范息涛教授认为,学校应为青年教师建立“第一作者训练营”,帮助他们提升学术能力。他指出,年轻教师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不利于其早期的发展,学校在管理上应提供实质性支持并强调了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李盛兵教授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在教育发展中各自的优势。他指出,深圳作为高等教育和科研的重镇,硕果累累但仍面临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他建议,未来深圳应进一步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增加优质教学资源,巩固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安徽师范大学朱家存教授分析当前教师、学生在科研上的相关问题并指出,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过程要避免“炫技”,应重视课题与现实应用的联系,强调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朱家存认为,高校应鼓励更多富有应用价值的研究,以弥补纯学术研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推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上海师范大学夏惠贤教授详细分享了在建设教育学院过程中的系列举措,深入阐述师资博士后制度的建立背景、实施方法、具体成效及其面临的挑战。夏惠贤认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应持续完善、优化制度,以应对日益变化的教育和科研需求。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李鹏虎副教授主持了下午第二场学术研讨。
北京大学阎凤桥教授分享了北大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北大与国家“卓越人才计划”项目。阎凤桥强调了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分析了政策优化对于提升区域教育资源的流动性的重要性。他认为,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应保持公平和公正的态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帮助他们在团队和个人成长中获得平衡发展,以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全面培养。
浙江师范大学林一钢教授分享了浙江师范大学在教育博士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当前招生情况。他详细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系列举措,指出了规范学术行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温州大学李长吉教授指出了博士生在学术研究中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探讨了相关解决措施。他认为,博士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不应过度关注知识的具体发展,忽视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导致学术研究缺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他建议,导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学术论证中考虑本土文化的支持,以此丰富研究的视角和广度。
广州大学马凤岐教授就学位论文的撰写结构和学术要求提出了见解。他阐述了创新和调控在博士论文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应当具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推理,结论应揭示问题背后的因果联系,且不应局限于表面事实。马凤岐强调,创新是基于已有知识的积累和延展,并不是单纯的发现新问题,而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和再造。
香港中文大学尹弘飚教授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反思。尹弘飚指出,青年教师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兼顾适量行政事务,有利于促进成长。他分析香港中文大学在博士生选拔和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关注本土和国际学术趋势的重要性。
靳玉乐在会议总结中指出,今天的会议是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也是各位专家对深圳大学教育学科发展问诊把脉的咨询会。各位专家围绕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学术研讨,对深圳大学教育学科未来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撰稿人:仝耀斌,李泓瑶